2022年9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范一飞在“第二届长三角数字金融产业创新周开幕式和苏州金融支持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会议”上表示,未来将及时推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试点扩张,逐步扩大到省。
范一飞介绍,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发布了《金融技术发展规划(2022-2025)》,全面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未来,我们将牢牢抓住数字、网络、智能集成发展的新机遇,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的双轮驱动作用,以规划为指导,推动数字金融发展达到新的水平,从以下三个方面取得突破:
首先,加强对金融体系关键核心技术的控制。范一飞表示,加强核心技术研究是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唯一途径。为此,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数字技术发展前沿和金融应用困难,加强软硬件技术前端研究和联合研究,促进关键核心技术迭代优化,提高数字金融产品竞争力,坚持安全导向,掌握技术标准的复合性和安全性,提前规划多样性方案,提高韧性和稳定性。
第二,充分发挥金融基础设施的乘数效应。范一飞表示,金融基础设施是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的国家重要工具。要高质量建设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金融基础设施,建立坚实的金融服务数字基础,更好地赋予数千个行业。数字人民币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支持经济发展、提高金融包容性、提高货币和支付系统运行效率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近年来,沿着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致力于打造新型人民币,满足公众需求,建设可靠、稳定、快速、高效、持续创新、开放、包容的金融基础设施,为数字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支持和有力起点。谈到数字人民币试点,范一飞介绍,目前数字人民币在批发零售、餐饮、文化旅游、政府支付等方面形成了一批线上线下、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用户、商家和交易规模稳步增长,市场反应热烈。他说,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及时将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到全省,推动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不断创新,生态系统不断完善,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定数字货币发展之路。
第三,促进金融业和科技产业的双向授权。“金融发展依赖于科技驱动,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是不可分割的。数字金融的健康发展需要产业和金融的相互支持和互补。”范一飞认为,金融业一方面要深化数字转型,善于运用先进技术和数据要素,努力进行数字思维、敏捷研发、产品创新、流程再造,不断完善高适应性、竞争力、包容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另一方面,金融业应围绕科技创新的特点,通过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质押,提供多渠道、专业的金融服务,为科技创新幼苗浇灌金融活水。
如您想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现代金控金飞天POS机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